close
內容苗栗縣信託貸款來自hexun新聞
奶源攻堅戰
《瞭望東方周刊》記者劉武 | 北京報道以1990年奶牛存欄為基礎,中國用瞭11年時間將奶牛存欄數實現“翻一番”,又用瞭4年時間實現“翻兩番”,後來卻在片面的“輕資產”運動中不堪一擊從2008年至今,中國奶牛進口提速。“牛角快車號”、“斯瓦格曼號”、“百勝快車號”等特種運輸船隔三差五地從新西蘭、澳大利亞、烏拉圭三國裝運幾千頭奶牛,長途跋涉開往中國沿海各大港口,蔚為壯觀。原本屬於“重資產”的奶牛,由於資金積壓大效率低,2008年前被眾多乳制品企業視若雞肋。如今,大量隻有一歲左右的奶牛,被中國人以高出之前市場價兩三倍的價格大舉購買,動輒就是幾千頭運回國內。奶源建設似乎如火如荼。那麼,奶源建設提升瞭多少呢?大量的資金投入是否能促進中國乳業完成從單純數量擴張向整體結構優化的關鍵轉型呢?進口奶牛增加瞭,奶牛養殖集約化、規模化程度得到提升。大牧場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部分散戶奶農逐漸退出奶牛養殖業。中國乳業結構正在發生微妙的變化。洋奶牛大舉入華除瞭坐特種運輸輪船的,還有洋奶牛“打飛的”來中國。2008年底和2011年初,分別裝運有480頭、434頭奶牛的飛機,從澳大利亞、新西蘭抵達中國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寧波櫟社國際機場。這樣的場景早在1985年3月就出現過。當時的廣美香滿樓畜牧公司進口180頭荷斯坦奶牛乘坐波音747貨運飛機抵達廣州白雲機場(600004,股吧),廣美香滿樓的“飛牛”標志由此名聲大噪。那時中國乳業處在第一波發展高峰。而近年來,奶源建設逐漸被重視,牧場建設掀起高潮,進口奶牛又逐漸增多。考慮到瘋牛病等風險因素,近年來中國乳企隻能從澳大利亞、新西蘭和烏拉圭三國進口奶牛。在華夏畜牧位於河北省三河市的奶牛養殖場裡,除瞭大量的黑白花奶牛(荷斯坦奶牛)以外,還有零星的深淺不一的褐色奶牛(娟姍奶牛)。這也符合近年來進口奶牛以荷斯坦奶牛為主、娟姍奶牛等為輔的進口結構。華夏畜牧(三河)公司首席運營官杜善平告訴《瞭望東方周刊》:“相比荷斯坦奶牛而言,娟姍奶牛產奶量略低,但是相關營養物質含量高,可以幫助提升原奶的整體品質。”2009年以來,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奶牛進口國。數據追蹤商Global Trade Information Services的數據顯示,自2009年以來,中國進口瞭近25萬頭活小母牛(即還未繁殖過下一代的母牛)。同時,新西蘭近九成的出口奶牛是運往中國。中國買傢兇猛的購買力,是推高全球奶牛價格的重要因素之一,甚至也給飼料和公牛精液的供應造成瞭市場壓力。中國奶業協會信息中心的數據顯示,近年來進口奶牛價格逐年攀升。2010年、2011年、2012年每頭奶牛價格分別約為1700美元~2500美元、2200美元~3000美元、2700美元~3200美元。“從購買到運輸,再到奶牛在國內落地進場,每頭成本價大約在26000元。”杜善平告訴《瞭望東方周刊》。如果再加上牧場建設、配套設施等支出,進口奶牛的成本更加不菲。目前中央財政資金的支持主要包括奶牛良種補貼、奶牛場標準化建設等項目。地方財政還有各種名目的貼息貸款、稅收優惠、補貼、獎勵等。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刺激瞭國內乳制品企業大舉進口奶牛。2013年6月20日,相關部委召開加強嬰幼兒配方奶粉管理的新聞通氣會上傳出信息:2008年~2012年,中央財政已投入資金38億元,改造完善瞭3000多個奶牛養殖場和小區,改良奶牛5200萬頭(次),測定奶牛180萬頭(次)。此外,2013年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項目資金規模已從5億元增加到10億元。伊利、光明等中國乳品企業也幹脆在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傳統養殖強國投資牧場,間接加強奶源建設。跨國公司也在中國建設牧場,比如新西蘭乳品巨頭恒天然公司就通過自己的供應鏈進口瞭大量奶牛到中國,計劃未來幾年內在中國擁有五座農場和1.5萬頭奶牛。乳企“減重”之禍近代起,中國就曾有過進口奶牛的高潮。1834年上海開埠通商,本地還沒有專門乳用牛種。1869年,原產於歐洲的愛爾夏牛、紅白花牛、黑白花牛被外國商人、僑民、教徒引入中國。1874年,法國軍人攜黃白花奶牛從北京入境,幾年後上海出現外商經營乳牛場。俄國人也從1898年至1923年多次引入乳牛。隨著洋奶牛在口岸城市聚集,中國沿海城市成為最早的乳業重鎮,而非大草原。上世紀二十年代起,上海奶牛業進入興旺時期,滬上中外商人紛紛從歐美日等國成批進口奶牛,掀起瞭進口奶牛的一波高潮。“西湖煉乳公司”在浙江海寧憑借引進的400餘頭愛夏牛、短角牛、荷蘭牛,建成中國最早最大的奶牛場,又從國外引進設備生產液態奶、煉乳、奶粉等乳制品,成為中國自建的第一座現代化乳品廠。當時以及新中國成立之後一段時間,以牧場為依托的自營加工是中國乳業第一種成形的商業模式。1949年,全國奶類年產量為21.7萬噸。到瞭1978年,全國有奶牛48萬頭,奶類年產量上升到97.1萬噸。雖然人均奶產量依然很少,但這卻是中國乳業第一個發展階段,無論是奶牛還是牛奶產量的年均增長都在4%~6%之間。一座座乳品廠建成,但是奶牛緊缺。占全國奶牛數量70%以上的農墾系統內相互支持,完達山、光明、三元等就是在農墾系統自有奶源基礎上成長起來的。乳業發展的基礎在奶源,奶牛存欄量是重要指標。改革開放帶來瞭市場需求的迅速擴大,也刺激瞭奶類生產。中國奶牛存欄量呈增長態勢。以1990年奶牛存欄為基礎,中國用瞭11年時間,奶牛存欄數到2001年實現瞭“翻一番”;用瞭4年時間,到2005年“翻兩番”。但是,奶牛反而給追求超常發展的企業造成“拖累”。根據當時專傢的估算,傳統基於自建牧場發展的乳品企業,在奶牛養殖生產、奶品加工、奶品銷售三個環節資金占用比例大致為6:3:1。但上述三個環節利潤比為1:3.5:5.5。從資產周轉率角度,奶牛無疑成為乳品企業最“重”的一項資產。“減重”似乎勢在必行。中國乳業“輕資產”的第一個實踐者是原三鹿集團。緊隨其後的是光明乳業(600597,股吧),後來越來越多的乳品企業遠離奶牛。中國奶業協會乳品工業委員會副主任顧佳升對《瞭望東方周刊》表示:“傢財萬貫,帶毛的不算。當時眾多乳制品企業上市之初都將奶牛資產剝離,輕裝上陣。”伊利乳業比光明乳業“輕”,後來者蒙牛則“輕”到極致,“長期得益於‘無牛式擴張’”卻跑出瞭火箭的速度。與此同時,“輕資產”的後來者在乳品銷售環節依靠大量廣告投入,取得巨額銷售收入。這種玩法顛覆瞭之前老套的遊戲規則,大量相對較“重”的老牌乳品企業為確保奶源自建牧場,卻讓自身陷入窘境步履蹣跚,相繼被顛覆者“羞辱式”超越。各種“創新”乳制品銷量大增,“一噸奶粉兌水還原出八噸液態奶”何樂而不為?盡管如此,原料奶增長跟不上乳制品產量增長的矛盾還是逐漸激化。搶奶行動隨即時有發生。乳制品公司的搶奶行動多數靠奶站實施,奶站處於監管真空,“原料奶中間收購環節基本處於失控狀態。”“三聚氰胺奶粉”醜聞由此爆發。第一個實施“輕資產”實踐的三鹿集團倒下瞭,眾多企業僥幸脫難。要“良種”更要“良法”雖然近幾年來中國加大瞭奶源整頓力度,散養奶牛由60%降到40% ,但散亂差的局面仍存在。由於自有奶源成本過高,企業實際自有奶源比例僅為30%左右,短期內奶源質量難有根本改變。根據中國奶業協會對100傢乳制品企業的調研顯示,企業控股參股牧場年收購牛奶77萬噸,占100傢乳品企業年收購牛奶的6.2%。自建牧場(小區)年收購生鮮乳162萬噸,僅占100傢乳品企業年收生鮮乳總量的12.9%。這種發展方式直接導致中國奶源建設整體落後市場發展30年。在第三屆奶牛營養與牛奶質量國際研討會上,中國奶業協會名譽會長劉成果稱中國奶業已加速從傳統向現代轉型。同時,奶源基地建設相對滯後等很多方面與發達國傢存在差距。中國奶業協會信息中心數據顯示,2012年全國奶牛存欄約為1400萬頭,牛奶產量4000萬噸。奶牛存欄量和規模牧場都較2008年有所增加。奶牛養殖散戶持續減少,部分散養戶陸續退出奶牛養殖環節。農業部資深乳業分析師陳渝對這種狀況並不感到放心。他對《瞭望東方周刊》表示:“社會應該有分工,如果將農民排除在奶業之外,勢必醞釀新的危機。”世界多數乳業大國強國都會使奶農和乳制品企業結成利益共同體。良種良產,高質奶牛一定程度上促進瞭奶源質量提升。新西蘭非常重視良種培育,其不斷改進的公牛育種技術保證瞭牛群遺傳進展持續保持每年1.3%的速度,名列世界前茅。與新西蘭相似,以色列的育種技術也在世界前列,並且有非常明確的良種改良階段性目標。以色列最終成長為世界乳業袖珍強國。北京奶牛中心也在利用進口胚胎自行育種,加速奶牛群體遺傳改良速度。北京市奶牛良種繁育體系已初步建成,其年單產水平、質量水平、營養物質含量均較以前提高。但是,這並不是說締造出乳品大國隻有依靠良種改良、非荷斯坦奶牛不可。印度依靠水牛,采用合作社形式,經過長期努力也做出瞭全世界第一大乳品產量市場。陳渝對《瞭望東方周刊》表示:“我不反對適度引進良種,但良種替代不是最主要的方法,強調‘良種’也得註重‘良法’。現代養殖才能有現代奶業。”同時,加大優質奶牛進口也並不意味著能提高牛奶質量,美國已經不再單方面強調增加奶牛數量,而是著力於通過提高養殖水平來提高奶牛單產和質量。2012年2月,美國農業部曾發佈奶業長期預測稱未來10年裡美國奶牛存欄將逐漸減少,但奶牛單產將繼續提升。其實,目前國內奶牛品種本來絕大部分是荷斯坦奶牛。但是,即便同樣的奶牛品種,飼養水平不同,產奶量差距明顯。如果按照精細化管理模式養殖,還能保證奶牛持續幾年的高產。在草場建設水平方面國內也還處於較低水平。“奶牛養殖業是一個高技術含量、知識密集型的行業。在重視牧場建設的同時,忽略瞭人才培養。專業人才非常缺乏,很多養殖者並不會養殖奶牛,把奶牛當豬養。”陳渝對《瞭望東方周刊》表示。中國奶業協會原副理事長王懷寶卻對《瞭望東方周刊》表示:“養殖水平和管理水平都不存在問題。關鍵是中國人和歐美人消費大不同,我們從小習慣窩頭咸菜,別人是牛奶面包。我們是消費決定生產,消費提不上去。”目前,中國人均奶類年消費量隻有32.4公斤,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3,隻有發達國傢平均水平的約1/10。城鄉和地區之間乳品消費不平衡,也預示著中國乳品市場潛力還很大。
新聞來源http://news.hexun.com/2代償信貸怎麼貸款比較會過件013-09-10/157875017.html
奶源攻堅戰
《瞭望東方周刊》記者劉武 | 北京報道以1990年奶牛存欄為基礎,中國用瞭11年時間將奶牛存欄數實現“翻一番”,又用瞭4年時間實現“翻兩番”,後來卻在片面的“輕資產”運動中不堪一擊從2008年至今,中國奶牛進口提速。“牛角快車號”、“斯瓦格曼號”、“百勝快車號”等特種運輸船隔三差五地從新西蘭、澳大利亞、烏拉圭三國裝運幾千頭奶牛,長途跋涉開往中國沿海各大港口,蔚為壯觀。原本屬於“重資產”的奶牛,由於資金積壓大效率低,2008年前被眾多乳制品企業視若雞肋。如今,大量隻有一歲左右的奶牛,被中國人以高出之前市場價兩三倍的價格大舉購買,動輒就是幾千頭運回國內。奶源建設似乎如火如荼。那麼,奶源建設提升瞭多少呢?大量的資金投入是否能促進中國乳業完成從單純數量擴張向整體結構優化的關鍵轉型呢?進口奶牛增加瞭,奶牛養殖集約化、規模化程度得到提升。大牧場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部分散戶奶農逐漸退出奶牛養殖業。中國乳業結構正在發生微妙的變化。洋奶牛大舉入華除瞭坐特種運輸輪船的,還有洋奶牛“打飛的”來中國。2008年底和2011年初,分別裝運有480頭、434頭奶牛的飛機,從澳大利亞、新西蘭抵達中國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寧波櫟社國際機場。這樣的場景早在1985年3月就出現過。當時的廣美香滿樓畜牧公司進口180頭荷斯坦奶牛乘坐波音747貨運飛機抵達廣州白雲機場(600004,股吧),廣美香滿樓的“飛牛”標志由此名聲大噪。那時中國乳業處在第一波發展高峰。而近年來,奶源建設逐漸被重視,牧場建設掀起高潮,進口奶牛又逐漸增多。考慮到瘋牛病等風險因素,近年來中國乳企隻能從澳大利亞、新西蘭和烏拉圭三國進口奶牛。在華夏畜牧位於河北省三河市的奶牛養殖場裡,除瞭大量的黑白花奶牛(荷斯坦奶牛)以外,還有零星的深淺不一的褐色奶牛(娟姍奶牛)。這也符合近年來進口奶牛以荷斯坦奶牛為主、娟姍奶牛等為輔的進口結構。華夏畜牧(三河)公司首席運營官杜善平告訴《瞭望東方周刊》:“相比荷斯坦奶牛而言,娟姍奶牛產奶量略低,但是相關營養物質含量高,可以幫助提升原奶的整體品質。”2009年以來,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奶牛進口國。數據追蹤商Global Trade Information Services的數據顯示,自2009年以來,中國進口瞭近25萬頭活小母牛(即還未繁殖過下一代的母牛)。同時,新西蘭近九成的出口奶牛是運往中國。中國買傢兇猛的購買力,是推高全球奶牛價格的重要因素之一,甚至也給飼料和公牛精液的供應造成瞭市場壓力。中國奶業協會信息中心的數據顯示,近年來進口奶牛價格逐年攀升。2010年、2011年、2012年每頭奶牛價格分別約為1700美元~2500美元、2200美元~3000美元、2700美元~3200美元。“從購買到運輸,再到奶牛在國內落地進場,每頭成本價大約在26000元。”杜善平告訴《瞭望東方周刊》。如果再加上牧場建設、配套設施等支出,進口奶牛的成本更加不菲。目前中央財政資金的支持主要包括奶牛良種補貼、奶牛場標準化建設等項目。地方財政還有各種名目的貼息貸款、稅收優惠、補貼、獎勵等。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刺激瞭國內乳制品企業大舉進口奶牛。2013年6月20日,相關部委召開加強嬰幼兒配方奶粉管理的新聞通氣會上傳出信息:2008年~2012年,中央財政已投入資金38億元,改造完善瞭3000多個奶牛養殖場和小區,改良奶牛5200萬頭(次),測定奶牛180萬頭(次)。此外,2013年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項目資金規模已從5億元增加到10億元。伊利、光明等中國乳品企業也幹脆在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傳統養殖強國投資牧場,間接加強奶源建設。跨國公司也在中國建設牧場,比如新西蘭乳品巨頭恒天然公司就通過自己的供應鏈進口瞭大量奶牛到中國,計劃未來幾年內在中國擁有五座農場和1.5萬頭奶牛。乳企“減重”之禍近代起,中國就曾有過進口奶牛的高潮。1834年上海開埠通商,本地還沒有專門乳用牛種。1869年,原產於歐洲的愛爾夏牛、紅白花牛、黑白花牛被外國商人、僑民、教徒引入中國。1874年,法國軍人攜黃白花奶牛從北京入境,幾年後上海出現外商經營乳牛場。俄國人也從1898年至1923年多次引入乳牛。隨著洋奶牛在口岸城市聚集,中國沿海城市成為最早的乳業重鎮,而非大草原。上世紀二十年代起,上海奶牛業進入興旺時期,滬上中外商人紛紛從歐美日等國成批進口奶牛,掀起瞭進口奶牛的一波高潮。“西湖煉乳公司”在浙江海寧憑借引進的400餘頭愛夏牛、短角牛、荷蘭牛,建成中國最早最大的奶牛場,又從國外引進設備生產液態奶、煉乳、奶粉等乳制品,成為中國自建的第一座現代化乳品廠。當時以及新中國成立之後一段時間,以牧場為依托的自營加工是中國乳業第一種成形的商業模式。1949年,全國奶類年產量為21.7萬噸。到瞭1978年,全國有奶牛48萬頭,奶類年產量上升到97.1萬噸。雖然人均奶產量依然很少,但這卻是中國乳業第一個發展階段,無論是奶牛還是牛奶產量的年均增長都在4%~6%之間。一座座乳品廠建成,但是奶牛緊缺。占全國奶牛數量70%以上的農墾系統內相互支持,完達山、光明、三元等就是在農墾系統自有奶源基礎上成長起來的。乳業發展的基礎在奶源,奶牛存欄量是重要指標。改革開放帶來瞭市場需求的迅速擴大,也刺激瞭奶類生產。中國奶牛存欄量呈增長態勢。以1990年奶牛存欄為基礎,中國用瞭11年時間,奶牛存欄數到2001年實現瞭“翻一番”;用瞭4年時間,到2005年“翻兩番”。但是,奶牛反而給追求超常發展的企業造成“拖累”。根據當時專傢的估算,傳統基於自建牧場發展的乳品企業,在奶牛養殖生產、奶品加工、奶品銷售三個環節資金占用比例大致為6:3:1。但上述三個環節利潤比為1:3.5:5.5。從資產周轉率角度,奶牛無疑成為乳品企業最“重”的一項資產。“減重”似乎勢在必行。中國乳業“輕資產”的第一個實踐者是原三鹿集團。緊隨其後的是光明乳業(600597,股吧),後來越來越多的乳品企業遠離奶牛。中國奶業協會乳品工業委員會副主任顧佳升對《瞭望東方周刊》表示:“傢財萬貫,帶毛的不算。當時眾多乳制品企業上市之初都將奶牛資產剝離,輕裝上陣。”伊利乳業比光明乳業“輕”,後來者蒙牛則“輕”到極致,“長期得益於‘無牛式擴張’”卻跑出瞭火箭的速度。與此同時,“輕資產”的後來者在乳品銷售環節依靠大量廣告投入,取得巨額銷售收入。這種玩法顛覆瞭之前老套的遊戲規則,大量相對較“重”的老牌乳品企業為確保奶源自建牧場,卻讓自身陷入窘境步履蹣跚,相繼被顛覆者“羞辱式”超越。各種“創新”乳制品銷量大增,“一噸奶粉兌水還原出八噸液態奶”何樂而不為?盡管如此,原料奶增長跟不上乳制品產量增長的矛盾還是逐漸激化。搶奶行動隨即時有發生。乳制品公司的搶奶行動多數靠奶站實施,奶站處於監管真空,“原料奶中間收購環節基本處於失控狀態。”“三聚氰胺奶粉”醜聞由此爆發。第一個實施“輕資產”實踐的三鹿集團倒下瞭,眾多企業僥幸脫難。要“良種”更要“良法”雖然近幾年來中國加大瞭奶源整頓力度,散養奶牛由60%降到40% ,但散亂差的局面仍存在。由於自有奶源成本過高,企業實際自有奶源比例僅為30%左右,短期內奶源質量難有根本改變。根據中國奶業協會對100傢乳制品企業的調研顯示,企業控股參股牧場年收購牛奶77萬噸,占100傢乳品企業年收購牛奶的6.2%。自建牧場(小區)年收購生鮮乳162萬噸,僅占100傢乳品企業年收生鮮乳總量的12.9%。這種發展方式直接導致中國奶源建設整體落後市場發展30年。在第三屆奶牛營養與牛奶質量國際研討會上,中國奶業協會名譽會長劉成果稱中國奶業已加速從傳統向現代轉型。同時,奶源基地建設相對滯後等很多方面與發達國傢存在差距。中國奶業協會信息中心數據顯示,2012年全國奶牛存欄約為1400萬頭,牛奶產量4000萬噸。奶牛存欄量和規模牧場都較2008年有所增加。奶牛養殖散戶持續減少,部分散養戶陸續退出奶牛養殖環節。農業部資深乳業分析師陳渝對這種狀況並不感到放心。他對《瞭望東方周刊》表示:“社會應該有分工,如果將農民排除在奶業之外,勢必醞釀新的危機。”世界多數乳業大國強國都會使奶農和乳制品企業結成利益共同體。良種良產,高質奶牛一定程度上促進瞭奶源質量提升。新西蘭非常重視良種培育,其不斷改進的公牛育種技術保證瞭牛群遺傳進展持續保持每年1.3%的速度,名列世界前茅。與新西蘭相似,以色列的育種技術也在世界前列,並且有非常明確的良種改良階段性目標。以色列最終成長為世界乳業袖珍強國。北京奶牛中心也在利用進口胚胎自行育種,加速奶牛群體遺傳改良速度。北京市奶牛良種繁育體系已初步建成,其年單產水平、質量水平、營養物質含量均較以前提高。但是,這並不是說締造出乳品大國隻有依靠良種改良、非荷斯坦奶牛不可。印度依靠水牛,采用合作社形式,經過長期努力也做出瞭全世界第一大乳品產量市場。陳渝對《瞭望東方周刊》表示:“我不反對適度引進良種,但良種替代不是最主要的方法,強調‘良種’也得註重‘良法’。現代養殖才能有現代奶業。”同時,加大優質奶牛進口也並不意味著能提高牛奶質量,美國已經不再單方面強調增加奶牛數量,而是著力於通過提高養殖水平來提高奶牛單產和質量。2012年2月,美國農業部曾發佈奶業長期預測稱未來10年裡美國奶牛存欄將逐漸減少,但奶牛單產將繼續提升。其實,目前國內奶牛品種本來絕大部分是荷斯坦奶牛。但是,即便同樣的奶牛品種,飼養水平不同,產奶量差距明顯。如果按照精細化管理模式養殖,還能保證奶牛持續幾年的高產。在草場建設水平方面國內也還處於較低水平。“奶牛養殖業是一個高技術含量、知識密集型的行業。在重視牧場建設的同時,忽略瞭人才培養。專業人才非常缺乏,很多養殖者並不會養殖奶牛,把奶牛當豬養。”陳渝對《瞭望東方周刊》表示。中國奶業協會原副理事長王懷寶卻對《瞭望東方周刊》表示:“養殖水平和管理水平都不存在問題。關鍵是中國人和歐美人消費大不同,我們從小習慣窩頭咸菜,別人是牛奶面包。我們是消費決定生產,消費提不上去。”目前,中國人均奶類年消費量隻有32.4公斤,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3,隻有發達國傢平均水平的約1/10。城鄉和地區之間乳品消費不平衡,也預示著中國乳品市場潛力還很大。
新聞來源http://news.hexun.com/2代償信貸怎麼貸款比較會過件013-09-10/157875017.html
- 彰化房屋信貸帝寶豪宅信貸年息借貸增貸轉貸 高雄前鎮農地貸款 信貸桃園復興信貸
- 買屋貸款信貸年息借貸增貸轉貸 信用貸款房貸利率任何問題免費諮詢 重劃區比較任何問題免費諮詢
- 宜蘭縣消費者貸款 信用貸款率利試算表信貸年息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